精进——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

作者 杜梦杰 日期 2017-01-11
精进——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

一、时间之尺

五年设想

如果你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,做一些不一般的事,那么以五年为期,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,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,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,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,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。

五年设想“实在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,它让我们用情景化、具体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,把时间拉近到眼前,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,这就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。

要想处理好”远期未来“和”近期未来“,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两个策略:

  1.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、情景化和可实施;
  2. 降低远期未来的”非期望行为“的便利性,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。

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一个阶段,进入下一个阶段。以五年为单位制定计划,展望未来,规划自己的人生。

从远期未来出发制定计划,会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;从近期未来出发制定计划,更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。五年算是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之间的平衡点。

为什么要多读经典

时间自有偏爱。经典的价值,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,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。

为什么经典作品会有如此魅力呢?按照我的理解,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”事物本质“的东西,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,所以时间千殊百异的人、事、物,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。

说起经典,我就想了被”中小学必读名著“支配的恐惧 ಥ_ಥ···开个玩笑,其实这些名著充实了我的整个暑假,是我阅读习惯的启蒙,至今还记得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里保尔柯察金的名言,《昆虫记》里有趣的昆虫生活,《爱的教育》里安利柯熬夜帮爸爸抄字条,当然还有《格列夫游记》里大人国里的十八禁片段≖‿≖✧。经典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,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标准,读经典就免去了我们比较和筛选的步骤,可以更加高效的学习。

在其他的方面也可以运用”经典“的思路,我在接触学习新事物时,习惯于先去搜集经典书籍,经典教程。对于难以做出准确判断的新领域,”经典“可以避免我们误入歧途。但这并不意味这拒绝新思想,等到我们有了足够的认知和实力,再去接触甚至创造新思想。

让生活慢下来

  1. 找一把公园长椅,坐下来,观察生活
  2.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
  3. 散步,不要方向
  4. 在完全寂静中看一本书
  5.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
  6. 睡到自然醒(这个最好做···)
  7. 坐公交,从起点站到终点站(这个是我自己加的)

二、如何做出选择

最高目标

一个成熟的人,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,而大多数人,却受环境所左右。

如果一个人,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,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,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。这些最有意义的事带来的感受,很可能就是你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,由此你可以去思考,以什么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,可以让你长期地、持续地获得这种感觉。

我们无法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,对有些人来说,这个过程只是一瞬间的顿悟;对更多人来说,它有可能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。

一个人在做出选择时,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。周围环境质量低,选择的标准也会降低。正所谓: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。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即使不幸处于较差的环境中,我们依然可以凭借内心的标准做出最好的选择。寒门走出的天之娇子比比皆是,贫民窟里也可以诞生球王,他们的成功就是因为忠于内心的最高标准。什么是最高标准?就是人生目标。那如何确立人生目标?这个问题我也在探索。之前本科的时候,人生目标困扰了我很久,思索许久始终没有答案。后来我也释怀了,随缘吧,这个东西强求不得,在以后的人生中或许会与之不期而遇。

校正选择

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,但不论如何选择,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保留下来,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印痕。

在东方文化下,“身份”更多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,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。于是它就成为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框框,限定、阻碍了我们的思考。

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、禀赋、动机和能力,一般来说他是连续发展着的,绵延在人的一生中。而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、社会角色等,往往会受外部机遇、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,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。

基于“身份”去思考问题,是一种最常见的思维陷阱。在上一代人中,勇于做出职业改变的人凤毛麟角。我常认为我们工作只是为了生存,而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天赋能力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,如果你的职业正是你所热爱的,那你真是太幸运了。

三、即刻行动

只要开始就好

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,只要开始做了,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。

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,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,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“管理”这些事情。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,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。

精益创业

  1. 克服“过度准备” 的惯性,向前一步,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;
  2. 克服“自我防卫”的心态,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的审视;
  3. 克服”沉没成本“的固执,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。

本人从业于互联网行业,一般项目的开发周期都很短,最多一个月,在这段时间内首先做出beta版本,之后经过各种测试进行完善。这样的开发方式可以极大的缩短开发周期,同时也能最早的暴露各种问题,不断的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优化,让软件日趋完美。只要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,你的思路才会清晰,才能得以切实的锻炼,视野才能更加开阔。

对别人否定意见的抗拒是人的天性,我之前听到别人的反对意见,首先是气血上涌,心里很不爽,马上就失去理智和别人争论,即使最后我错了还是嘴硬(估计是从我爸那里遗传的)。后来开始有意的控制自己,有人持相反意见时,先思考一下他的观点是否有道理,我的观点是否有问题。然后耐心的符合逻辑的和他讲道理,如果他开始气血上涌,心里很不爽,马上就要失去理智,那就不和他谈了,说他是对的就得了。另一方面来说,我们给别人提建议或者反对某人观点时,最好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让对方更能接受。

四、高效学习

以问题为导向

就我自己来说,我的阅读思考,都是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牵引之下、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和不安的鞭策之下进行的。对问题的好奇、对答案的渴望,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。

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“构建式”的,即知识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来,而是由学习者主动构建起来,学习者必须充分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,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、在丰富的情景中积极地进行探索,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,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。

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。一位优秀的学习者,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,他从阅读、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,先解答表层的、容易的那部分,留下深度的、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,并在由此问题招致的持续困扰和折磨中开启卓越的心智旅程。

做中学

你掌握了多少知识,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,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。

求知分为三个层次:信息、知识和技能。最差的学习者只接受信息,贪多求广;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,以记忆为目标;高手磨练技能,只求日日精进。

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构建活动,或者更准确的说,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。

在写作时,也就是进行信息输出的时候,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“深层结构”,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,不然我们无法自如的把它们组织起来。

所谓灵感,所谓潜意识的思考,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,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、充足的、多远的思考材料,潜意识的作用是借用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,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。

只有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,才算真正的掌握了知识。知识从来都不是独立的,各种知识之间都有关联。学习了一些新知识之后,我们也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。我们要主动的去构建知识体系,创建知识关联,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总结,梳理知识结构,写作可以让你重新认识知识。比写作总结更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分享,教是最好的学,很多大牛都在做一些免费的教学内容,他们这样做不仅方便了大众,更有利于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,提高自己。

五、修炼思维

简化

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。把原本繁复的内容梳理、整合、精简完成后,我们的头脑才能腾出空间,处理其他的信息和进行更复杂更精微的思考。

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?

  1.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
  2.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
  3. 重事实信息,轻观点和评论
  4. 定期闭关,屏蔽外界干扰

六、努力的策略

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

发现和识别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,它帮助人更好的认识自己,扬长避短,也可以让人关注到自己优势的一面,更加自信。

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,根本轮不到拼天赋。

基于岗位要求找出最具有相应能力的人,而忽略他在其他方面的弱点,也就是说,一个员工具备突出的优点比他没有明显的弱点重要的多。

浅尝辄止的人很可能一无所获,而专注投入走到最后的人将获得超额收益。

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。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,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。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。保持专注,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,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。

不要凡事追求完美,选取一件你认为最重要、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,兢兢业业地把它做精、做细、做好;而其他次要事情,用七八十分的标准去完成它们,就够了;另一些无足轻重的事,则能不做就不做。

对于个人技能的培养,我们最好做到一专多长,切忌遍地散网。这其中“一专”则是最为主要的,如果精力不够,那就先专注于“一专”。其实在大学中,很多学生加入各种社团、担任职务、搞兼职等等,盲目的寻求全方面发展,其实学业才是大学生最应该关注的方面,良好的学习成绩,扎实的专业技能才是安身立命之本。多关注自己优势的一面,如果没有闪光点,很难让别人垂青。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一概拒绝,在做好主业的基础上,多尝试新事物,拓展人生的宽度。

因独特而成功

  1. 抗拒自己的欲望,或者延迟满足感;
  2. 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,不盲从任何人;
  3. 屏蔽流行信息,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受信息;
  4.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,为其发展出可能性;
  5. 保留和发展自己的“怪癖”,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;
  6. 为小事物狂热,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;
  7. 开展思想实验和行动实验,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。